勋贵群臣纷纷收起了小心思,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开罪天授帝。
是谁说陛下老了糊涂了不管事的?
天授帝杀鸡儆猴好吧?这只“鸡”的人选,也选得十分巧妙?
太医院选人,一般都选和世族宗室牵扯比较少的寒门,要么就是中医世家出身,虽也是世家,与士族的大世家比,却是鱼目与珍珠之别了。
换句话说,詹院使是没有大靠山的,不会惹到大麻烦。
天授帝才敢按住他,一顿廷杖敲死了。
怕了吧?
怕!
简直太怕了。
……
所以沐慈一说叫皇帝换人,崔忠年就怕得心肝胆肾都在颤抖。
作者有话要说: 大祖三条石碑遗训,是仿照大宋弄的
“勒石三戒”。王夫之说:
太|祖(被口口的都是这位)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 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宋论》卷一《□□三》)
宋叶梦得《避暑漫抄》曾记载道:
宋□□于建隆三年(962)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届时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皆远立庭中,不敢仰视。
天子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北宋的各代皇帝“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直到靖康之变,金人将祭祀礼器席卷而去,太庙之门洞开,人们方得看到此碑。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
一为“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大幸的历史背景,仿照大宋的文化与风俗。大幸是个很温柔的朝代,不乱杀人,很尊重人特别是士大夫,并不抄家灭族。(抄家灭族是鞑子南下带来的恶习,他们抢劫惯了,原先抢华夏人,入主中原自然是放开了抢,但曾经抢劫的对象都变成了治下的臣民……于是,就抢抢治下所有臣民。)
本文是个宏篇,上百万字的。交代背景很有必要。
喜欢就收藏起来。
第13章 铁血的温柔
詹院使原本极受皇后、太子看重,大家曾经羡慕他,如今太医院众人终于知道他为何“受青睐”,以前不入太子眼的太医,从前多郁闷,今日就有多庆幸。
太子和皇后被天授帝软禁之后,太子的母族鲁国公府郑家,妻族永禄候府王家,从前被踩破门槛,今日就已经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