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城最大的酒楼:尚吉楼
午时,热闹非凡。
酒楼内,放着几个大的铁炉,二楼一间包厢内,一位青衫公子正在说前段时间发生在大榕树村的神迹。
他也是道听途说,听自家的下人说的,下人家的亲戚就是大榕树村的村民。
他是不相信的,与一群友人一起说起这事,也只是当一个好笑的故事说出来的,并不觉得是真的。
“乡野村夫,大放厥词,说甚脚踏飞剑的仙人,大约是脚踩枯树枝吧?哈哈哈哈!”
青袍公子说完大笑,周围的友人们也跟着附和:
“林兄说的对,那些乡野村夫见识浅薄,稍稍有些手段就会被他们奉为神明。愚昧至极。”
边上的一位身穿蓝色锦袍的公子也附和道。
在座的一共六人都是道州书院的学生,家里条件都还不错,也是道州府城本地之人。
臭味相投,常常一起玩耍。
都是府城小的书香家族或者曾经是耕读传家现在已经朝书香世家转化的一些人家的孩子,家里条件不错,也有那么一或者两个至亲或者三代以内的长辈在外地做官的。
他们自诩高人一等,见识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对于乡野之人还有市井之民皆是摆出高高在上的面孔,可在比他们还有钱有势的人面前,却是一幅谄媚讨好,恨不得跪舔的姿态。
真真是双面假人。
“对极,不过我想去瞧瞧那两位仙人,不知几位兄台可否陪着小弟一同前去?”坐在窗边的一位穿藏青色棉袍的公子,一脸笑意的对在场的人发出邀请。
“可,可是现在就去?”
“大榕树村不远,现在去时间正好。”
“走。”
“走。”
六人来了兴致,匆匆吃完午食,招呼小厮一起上了马车,三人同承一辆马车,连带着小厮一共四辆马车,浩浩荡荡的朝大榕树村而来。
路程相距不远,两刻钟即到大榕树村。
进村,打头的一辆马车是小厮们的马车,最后一辆也是。最前面的一辆马车,停住,刚好遇到一位在烈烈寒风中,牵着老牛行走的一位老叟,小厮下车,喊停老叟,“老人家,问个路?”
老头停住,好奇的望着这么些马车,村里还是第一次来这么些马车,别看村子离府城挺近的,可千百年来,硬是没有出一个举人。
连举人都没有一个,更加别想进士什么的。没有大官,没有大商人,一次见四辆马车进村的可能性也极少。
老头原本就驼背的背脊此时见到贵人弯的更低。兜里没钱,想直却很难直起来,老头见到穿着不错的小厮都觉得惶恐。
“去哪家?”老头尽量让自己吐词清楚些,不让人家多问。
小厮见到一身破衣烂衫的老头,心底是瞧不起的,只是此时需要小小的用到人家,他不得不和颜悦色,“我想问问大榕树村仙人居住的那家,怎么走?”
老头明白了,是来访仙人的,说起这个,他的背不弯了,还有些骄傲。
仙人第一次现世就是出现在本村,还在本村收了徒弟。里正的外孙,听说仙师入世修行,打算长期驻扎在大榕树村,偶尔出去游走,最后还是会回来的。
这话不是仙人对他说的,是梁里正的大儿子梁金铭传出来的,想来可信度还是蛮高的。
想到这里,老头尽量挺直背脊,声音洪亮的说道,“朝着村道走,走一段路就能看到一个交叉口,朝右走,见到青砖瓦房,用厚厚的土砖围着大片的围墙,就是那家。
仙师收了两位小徒弟,就是那家的孩子。仙师住在他们家。”
“走。”小厮知道了,连个谢字都没有说,就让前面赶马车的小厮走。
他们几位小厮都是轮流自己赶马车,不像主子那边有赶车的老把式。
等马车离开,老头狠狠的在后边呸一声,狗眼看人低的臭小子,有啥了不起的。问路就好声好气,问完了,一个谢字都没有,趾高气昂的跑了,什么东西啊。
老头气呼呼的牵着老牛独自走着。
马车哒哒的快速抵达许媛媛家外。
院门敞开着,农家没有富贵人家的规矩,走侧门角门啊。许媛媛家里倒是有侧门角门,跨院也单独有门,那只是方便住在边上的人出门而已。
并无什么别的意思。农家平时都是院门大敞,方便村里各户走家串户。特别是猫冬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活计。
田地冻上,挖都挖不动,挖了也做不了什么,男人要么在家里做手工活挣银钱,要么进城打零工。
妇人们在家里做家务,缝缝补补,有绣技的还能绣点啥贴补家用,老式的很古老的织布机也有极少人家有,妇人们自家织点布。
没事的,家里条件在村里还不错的,也有去别人家串串门,找关系好的小姐妹老姐妹聊聊天。
这就是农家乡下的猫冬生活。
也有家无宁日,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人家。
不是做儿媳妇的遇到了恶婆婆就是老实婆婆遇到了恶儿媳,又或者是厉害的儿媳妇欺负懦弱老实的嫂子或弟妹啥的。
总之那些人家也不少,每个村都有那么极其厉害的几户人家,闲下来以后见天的闹。
马车停稳,几位富家公子下车,望了望外边高大厚实的土墙。
一位小厮撇嘴暗自评估:环境一般,真要是仙人会住这么糙的地儿,开啥玩笑。
“公子,到了。就是这家。”一位小厮走在自家公子身边,指着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