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二年七月份的这场发生在长安的闹剧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朱玫却在随后利用李煴的名义大肆册封天下诸侯,将原本吝色颁布的爵位直接当成了不要钱的赏赐纷纷下发,而且鼓动李煴在长安城发布封赏公告,一下子把这把火烧到了极致。许多不明真相的大小诸侯被这种爵位蛊惑,纷纷上表劝进,一时之间前往长安的信使络绎不绝。
“主公,郡主来了。”薛洋刚刚接到陆翊在越州发过来的战报,准备择期让第二卫南下,还没来得及和袁袭商议,向杰就到了,后面还跟着李稚妍和李成。
“看样子都在为长安的事情担忧啊。”薛洋微微一笑,随即点头道:“让郡主进来吧,今日索性把这件事说一说。”
“你,你听说襄王在长安准备登基的事情了?”李稚妍带着李成进来的时候,薛洋和袁袭对视一眼之后起身给对方让座,不过对方却根本没心思顾忌这些礼节,反倒是直接盯着薛洋问道:“薛相公如何看待这件事?”
“此事襄王只怕也做不得主。”薛洋在旁边摇了摇头,随即道:“一切皆是朱玫和萧遘等人在作怪!郡主理会他做什么呢?这天也塌不下来。”
他说的风轻云淡,但是李稚妍却急声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若是真让襄王登基称帝,那我大唐岂不是有了两位皇帝?这天下还不大乱吗?你难道就不担心?还是你也觉得襄王给南平王的爵位让你眼红了?”
“确实有些眼红!”薛洋一本正经的回答让对方气急顿足,脸上显出一丝红晕,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好在袁袭在旁边笑道:“郡主且坐,我淮南军并没有要参与这件事的意思。”
“你!”袁袭的话让李稚妍反应过来,见到薛洋脸上的那一丝笑意,顿时明白对方是在逗弄自己,顿时羞红了脸,拉着李成坐在一边,也没去坐上面的主座。
“王爵啊,我尚且心动,郡主想想这天下诸侯有几个不心动的?”薛洋一笑,随即看着对方道:“朱玫这一手虽然拙劣不堪,但却无疑打在了众人的心坎上,这一封不要钱的封赏诏书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引子,不论长安的小朝廷日后如何发展,都是新一轮角逐和动乱的起因啊!这才是我担心的事情,郡主你想想,兴元府的唐皇若是想制止这件事该怎么做?”
“只有两个办法,其一是诏令天下诸侯扫平叛乱,就如同当初剿灭黄巢一般。其二则是跟着朱玫一样,也发布相应的诏书,以唐皇之正统,如果爵位赏赐相差不多,那这些人还是会听从兴元府的命令。只不过如此一来各路诸侯争夺爵位赏赐,大规模的兼并大战只怕比平乱之战还要惨烈。”薛洋想起了朱全忠的崛起过程,也就是在剿灭朱玫、李煴叛乱之后才起来的。而且在僖宗皇帝重新返回长安之后不久就去世,接任皇位的昭宗根本无法掌控混乱不堪的朝堂和大战不休的天下,最终被朱全忠占到了先手。
“这两个法子都是饮鸩止渴,不治根本!”李稚妍叹息一声之后目光转向薛洋,声音幽幽道:“薛相公可还有其他的法子?挽救这大唐两百年天下?”
“我只有一个办法。”薛洋眼神一凝,但是随即道:“挽救大唐只怕是无能为力,毕竟大唐国祚两百年,已经耗尽了元气,百姓看不到希望,各地纷乱不休,中原气运尽数毁于战火。所以挽救大唐只怕不易,扫平天下却未必不能!说句实在话,与其说对这天下至尊之位感兴趣,还不如说我很向往当年的大唐盛世,想要重铸的也是那万国来朝,四海宾服的天朝上国之气象,希望有一天能够领兵出塞,去收复当年安西军喋血沙场,孤军奋战数十年的安西故土,去看看那里,是否还有我大唐子民留存,去把那些为国为民,奋勇不屈的将士遗骨带来中原。”
“我淮南军起自百姓,以百姓为根基,步步壮大,不靠朝廷封赏,不靠世家大族资助,也就摆脱了所有的掣肘,理当成为天下百姓之望。”薛洋看着李稚妍叹息道:“郡主维护李唐江山之心,薛洋感同身受,但这天下毕竟是天下人的天下,动乱百年,百姓已经对大唐朝廷,对于李唐皇族失去了最后的信心,形势走到如今这个地步,非人力所能挽回,郡主应该为皇子早做打算,去各地走走看看,去看看百姓需要什么,也许你会明白的。”
薛洋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李成,露出了一丝怜悯的神情,他已经不记得历史上僖宗皇帝最后为何决断将皇位让给李保,或许有杨复恭的因素,但也未必不是看出了大唐江山江河日下,若是交到稚子手中只怕更加难以为继,更有可能有杀身之祸。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朱全忠在旁边虎视眈眈,最终将皇族一脉尽数断送在洛阳城内。
薛洋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带一丝个人的情绪,甚至那一缕悲悯的神情连李稚妍也看到了,那种神情看在李成这个孩子身上让她忍不住心头一酸,似乎也看到了这个孩子日后的处境,所以一瞬间忽然做出了一个决定,抬头看着薛洋道:“你还记得自己的承诺吗?”
“承诺?”薛洋一愣,随即点了点头,看着对方摇了摇头道:“郡主大可不必如此,我说过我会护住你们姐弟的,自然会做到。我对皇位又没多大兴趣!”
“你记得,那我也记得我的诺言!”李稚妍对于薛洋的话和他的反应似乎很满意,点了点头之后起身道:“稚妍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