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崔明德守孝之事虽未成,我心中到底也稍稍好过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记得唐之政事堂本来一般在尚书省,貌似李昭德之后还是谁(某位自中书省任上去的实权宰相)之后改在中书省了。
第317章 南北
闯政事堂虽是一时兴起,然而在这事上尝到甜头后, 我便慢慢地试探起了母亲和宰相们的底线——崔明德与我相谈, 总是说着“朝政”“朝政”, 可是朝政有万千差别,在母亲的侧室躲着听的是朝政,在贞观殿内殿正大光明议论的是朝政,而在政事堂里宰相们商谈的也是朝政,以我之资历身份, 到底能与何种朝政, 又到底能参与到何等地步,尚是一个迷, 这个迷, 母亲不能明明白白地向我说开,宰相们不愿明明白白地与我说开, 也就只能由我自己去解开。
连着许多日,我出入宫中都走的南门,在宫中时亦常常不戴任何遮蔽便在前朝台省徘徊, 见了相熟的人,大大方方地便打招呼。这数年中我曾陆续荐过些人,能常在台省见到的已有不少:柳厚德任了侍御史,崔秀任了麟台少监,骆逢春任了夏官郎中,郑元一任了天官郎中,韦清任了著作佐郎。
这些人便不似李昭德,与我私下尚有来往,在前面见了我,也并不因我越礼便要划清界限,柳厚德还在衙署门前留住我,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家常。
母亲不但默许了我的小小试探,临时起意行幸广文馆时还特地带上了我,询问《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情况时又有意无意地提了一句:“编纂此书,最初还是太平的主意。”惹来无数惊愕的目光。
这几日就算是一人独处时,我的心也忍不住要砰砰地直跳,脑中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恨不能一日之内就全部实现,可是一想到前几日的挫折,便又只能按捺心绪,将所有的想法,一条一条地回顾、整理,想法实在太多,有了一点,马上便能跳到许多点上,到最后不得不拿出纸笔,强迫自己写下来,然而不写时只知道想法多,真写了才知道到底“多”到了何种地步——我几乎是将自己所能记得的一切前世比之当今更进步的点都写下来了,而这其中每一个放在当今的时代看都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且凭分数入学的高等教育、奖学金、几乎没有文盲、男女平等、科技化、到处都通公路、市场竞争、自由经商、职业平等、专门化的医院和学校、专业化的公司、服务业、公务员考试、禁止买卖人口、婚姻自主、优生优育、汽车、飞机、铁路、地铁、邮轮、石油、枪炮…
前世尚未实现的许多事,譬如同性恋婚姻、单亲生育之类也被我随手记了下来,这些事若是被人看见,只怕马上要到母亲那里去告一个颠覆纲常、大逆不道,毕竟人,尤其是女人,倘若有了不成亲、不生子这样的“疾病”,就算不积极接受治疗,也该遮掩欺瞒,决不可将此事广令人知,怎能再大肆鼓吹这样令人断子绝孙、家门蒙羞的事呢?至于人自己的本愿,有家族姓氏重要么?有传宗接代重要么?
我一面想着自己的想法被母亲或是某些大臣看见时的后果,本意是要提醒自己小心警醒,不知为何,却反倒自己将自己逗得一笑,一笑之后,却又觉忧愁——若是没想法的时候,觉得这日子过得也马马虎虎,一旦有了想法却不能实现,却是抓心挠肺地想着、念着,所谓求之不得、辗转反复,可这些想法实在也太多了,尽我一生,能做到其中任何一件,都已是万幸了,而做到所有的则是万万不可能的。于今我必须在这许许多多的纷杂想法中分择主次、确立目标,再分出清轻重缓急、步步为营。
我花了好几个晚上整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好在一旦将它们分门别类之后,看起来倒不那么难了——大方向上无非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男女平等、均衡贫富,这五样之间倒可相互促进,只是一定要以某一样为主。我几乎没什么犹豫就选了男女平等这一条,接着这一条下去,列了许许多多的平等之事,归到最后,根本只有一条,便是不遗余力地提高女性地位,我兴冲冲地将这些条目再作细分,列出短中长期的目标,除最主要这条之外,旁的容易做到的条目也写在里面,收在怀中,一头就去寻阿欢商议。
出我意料的是,崔明德才回宫便去了阿欢那里,两人对坐手谈,意甚近昵,倒把我唬住,左看右看,颇生犹疑,又见崔明德形容槁枯,一件玄色旧衣松松垂在身上,拈棋的手指瘦如枯柴,想要安慰,不知如何安慰才好,在门口踟蹰不定间,阿欢落下一子,偏头斜看着我:“门口不冷么?”
我方回神,慢慢进去,在旁坐定,阿欢与崔明德皆是凝神下棋,一语不发,我也只好做了一回真君子,她两个却着实有耐心,将一盘棋自早上下到中午,自中午又下到晚上,一局下完,竟是夜半了,宫门已上了锁,崔明德与我都只能留宿在百孙院,倒正合我意。
阿欢含笑瞥了我一眼,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毫无诚意地道:“只有一间偏殿,怕要委屈崔尚宫住在外间。”
崔明德面无表情,亦不曾说话,只以头轻轻一点,我心内不忍,轻声道:“不然阿崔住在偏殿,我和阿嫂挤一挤罢…”话音未落